文章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31402199
奇摩知識+
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
南斯拉夫前總統
早年生涯
米洛塞維奇出生於南斯拉夫的波澤勒瓦克的一個塞爾維亞人家庭。他的在一所東正教教堂任職的父親和作教師的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就離異,並分別於1962年和1974年自殺。米洛塞維奇就讀於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律系,並結識了南斯拉夫前總理的侄子伊凡·史丹姆波利克。後者為今後米洛塞維奇的事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60年畢業後他任職貝爾格萊德市長的經濟助理。1968年他在史丹姆波利克任職的公司就職,併在1973年稱為該公司的主席。1980年時在史丹姆波利克的幫助下任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銀行行長。
大權漸握
1984年在南共聯盟貝爾格萊德市委書記史丹姆波利克升任南共聯盟塞爾維亞書記之後,米洛塞維奇接任貝爾格萊德市委書記。在此期間米洛塞維奇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主義,併在學校大力推行共產主義教育。
1987年成為塞爾維亞南共聯盟總書記。在此期間有人認為他轉向民族主義,同時他也有明顯的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傾向。與此同時,史丹姆波利克是塞爾維亞總統。在史丹姆波利克的遊說下,米洛塞維奇以微弱優勢在黨內選舉中當選塞爾維亞南共聯盟新一代的領導人。他羽翼漸豐之後在一次電視直播的大會上令史丹姆波利克的支持者、南共聯盟貝爾格萊德市委書記帕夫洛維奇下臺。史丹姆波利克在幾天之後也辭職。 1988年米洛塞維奇成為塞爾維亞總統。史丹姆波利克則在2000年被綁架,三年之後他的屍體被發現。2005年幾個前南秘密警察供認他們殺害了史丹姆波利克。
米洛塞維奇上臺後致力解決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人的不滿問題。他以反官僚主義為理由逐漸取消了包括黑山和科索沃的地方選舉出的領導人。1989年米洛塞維奇領導的塞爾維亞國民大會修改憲法,消減了包括科索沃在內的省的自治權,此舉造成各地對自治權被消減的恐慌。1990年米洛塞維奇試圖在南共聯盟十四大上修憲以賦予總統更大的權利,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代表退席抗議,造成南共聯盟分裂。
1990年塞爾維亞南共聯盟改組為塞爾維亞社會黨,並賦予直選總統更大的權利。米洛塞維奇在1990年和1992年連續兩次通過直選當選塞爾維亞總統。當時正是東歐共產黨執政的國家紛紛倒台的多事之秋。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分別選出了民族主義的總統,波赫則由一個充滿變數的三黨聯盟執政,為後來的戰爭打下了伏筆。
南斯拉夫戰爭
甫一上任就宣稱「不是塞爾維亞統一,就是塞爾維亞不存在」。因此他的肖像被到處懸掛,一時間成為繼鐵托之後受人民擁戴的英雄領袖。1997年7月,米洛塞維奇當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他利用南斯拉夫科索夫自治省人口居少數的塞爾維亞人對阿爾巴尼亞族的不滿,煽動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情緒,從此贏得塞爾維亞民眾的信任。1998年3月間,科索夫省境內的阿爾巴尼亞族由於南斯拉夫總統大倡「大塞爾維亞主義」而不滿,要求獨立,米洛塞維奇即下令鎮壓阿裔人民,於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即為科索夫戰爭。戰爭造成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米洛塞維奇擔任總統期間,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南斯拉夫先後發生了克羅埃西亞戰爭、波赫戰爭、科索夫戰爭。米洛塞維奇被北約國家輿論稱為「巴爾幹屠夫」。
下臺
2000年9月24日是舉世矚目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及國會大選。在大選中米洛塞維奇進行了舞弊,儘管如此,當選舉結束時,塞爾維亞社會黨的候選人米洛塞維奇得票率是百分之四十點二三;在野民主陣營的科斯圖尼察得票率則是百分之四十八點二二。選委會表示,因為無人過半,必須在10月8日舉行第二輪決選。9月27日,米洛塞維奇不顧國際與國內的反對聲浪,宣佈參加決選;而科斯圖尼察陣營則宣稱首輪選舉中已獲得過半數選票,拒絕參加第二輪選舉,並要求重新驗票,但遭選委會拒絕。最後引起反對黨在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大規模反米洛塞維奇集會。10月4日南斯拉夫抗議民眾擴大,終於在10月6日由反對黨控制首都貝爾格萊德,憲法法院裁定科斯圖尼察當選總統。10月7日科斯圖尼察正式宣示就任總統。之後米洛塞維奇被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列為戰犯,被控在克羅埃西亞、 波士尼亞及科索夫三場戰爭中犯下66項暴行,於2001年4月1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內的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金吉奇指揮警察逮捕米洛塞維奇送交海牙國際法庭,南斯拉夫憲法法院當時宣佈因南斯拉夫法律禁止引渡本國公民到國外收審而凍結任何引渡米洛塞維奇的事項,時任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的科斯圖尼察也拒絕批准引渡米洛塞維奇。2002年10月2日克羅埃西亞總統梅西奇出席海牙法庭作證,指控米洛塞維奇挑起戰爭威脅。
獄中突然去世的餘波
2006年3月11日,米洛塞維奇被發現死在海牙羈留中心牢房的床上。
- Mar 17 Fri 2006 00:40
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